当前位置: 首页 > 广东省中医院 > 儿科

儿科

本学科点创建于1933年,1981年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,1998年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,2000年成为我国中医儿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。2000年本学科点成为校级重点学科,2012年成为国家中医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。经过几十年的积累,已经形成了具有我国岭南特色的中医儿科学流派,学科底蕴深厚,学科建设蓬勃发展,学科焕发出朝气和活力。学科共有医护人员近60人,具有全国第3、4批名老中医师承导师2名,广东省名中医1名,具有博士生导师1名,硕士生导师11名,高级职称15人,中级职称17人,具有硕士学历28人,博士学历7人;学科拥有医院“朝阳人才”2人,全国名中医徒弟3人。儿科共有病房、门诊、急诊三部分。在二沙、珠海、芳村、大学城4个分院及罗冲围、下塘、天河3个分门诊均常年开设门诊,门诊病种齐全,设立小儿哮喘、小儿发热、小儿肾病、小儿神经(小儿多动症、抽动症、癫痫)、小儿血液、小儿心血管等6个专科,年门诊量约30万人次,位居全国中医儿科同行之首,年出入院病人约1500人次。本专科以小儿肺病、肾病、脑病等为主要发展方向,重点优势病种包括哮证、肺炎喘嗽、水肿病、肝风等,优势病种诊治能力居全国之首,在理论、技术、专科制剂、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特点及优势。理论方面:学科带头人许尤佳教授提出“儿为虚寒之体”理论,为《中医儿科学》儿童生理病理特点方面重要理论创新,以此指导于临床应用,尤其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、儿童保健、遗尿等病症治疗取得显著临床疗效。技术方面:本学科在国内中医院儿科同行率先开展变态反应性疾病脱敏疗法、肺功能检测、儿童哮喘慢病管理、支气管纤维镜检查、肾脏穿刺活检术、儿童脑瘫康复治疗等具有中西医特色的诊疗技术,在华南地区甚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。经过近10年的建设发展,本学科拥有儿童保健测评系统,即插即用的PC肺功能测量装置,儿童多动症测试仪,儿童智商测试仪,Bart肾活检枪,低温冰箱,微型电子听诊器等先进的专科检查治疗设备,适用本学科的科研、教学和临床医疗的需要。中医特色疗法技术:开展、总结及优化中医药特色疗法技术,善于发掘民间技术疗法,突出中医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特色及优势,提高临床疗效,2013年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中医推拿按摩治疗门诊,目前专科开展的中医药特色疗法10余种,包括穴位贴敷、推拿按摩等。中医特色疗法操作简单,疗效明确,容易为儿童接受,深得家长喜欢。科研方面:广东省内唯一中医儿科临床药物研究基地;近3年在研课题共17项,其中国家中医药临床基地课题1项,省厅级课题2项,厅局级课题14项,经费约68万,优势病种相关课题9项。专科依托广东省中医院及广东省中医科学院中心实验室(国家三级实验室),建设中医儿科实验室,2012年本实验室通过“广东省一级实验室”评审。学术传承:专科重视学术经验传承及研究,拥有国家级名医工作室1个,资助经费50万;建设岭南儿科学术流派传承研究工作室2个,探讨岭南儿科学术源流,抢救、挖掘岭南儿科已故名医杜明昭、文子源等学术经验,开展名老中医经验传承,定期开展名医学术沙龙等;同时,我科杨京华、廖若莎等教授拜师院外名医吕英教授等,成立院外名医工作室1个,通过师带徒方式,培养新一代中医药人才。教学:专科教研室重视中医儿科学学科建设,1992年被批准为硕士点,同年获准硕士学位授予权,2010年被批准为博士点,同年获准博士学位授予权。教研室多次荣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观摩奖以及校级、省级教学成果奖,《中西医结合儿科学》为校级精品课程;共培养研究生近60名,其中多名毕业生荣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,培养博士研究生2014年荣获全国优秀论文奖。专科经过多年努力,硕果累累,在岭南地区甚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。现年均门诊量约30万人次,区域外病人比例不断上升,疑难病种以及急危病人抢救成果率不断提高。积极开展协作单位帮扶工作,已开展帮扶单位3家,取得较好成绩,年均接受进修医护人员近20人次。多次荣获政府嘉奖,2011年度荣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其中我科许尤佳教授荣获“南粤优秀教授称号”、“国务院、卫生部抗震救灾先进医疗队成员”、“广东省五四青年先进集体奖”,廖若莎主任2013年荣获“新南方教师奖”等。

[...展开]

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医生 (具体门诊时间以医院当天实际出诊停诊公告为准)

医生姓名
科室
医生擅长
门诊时间
就医服务
12 下一页 1/2 页 24 条记录 跳转至:
微信 微信
微信
微信
咨询 咨询
咨询
咨询二维码
顶部 顶部
顶部